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评论》2020年第3期目录

艺术评论杂志社 艺术评论杂志 2023-03-23

2020年第3期  总第196期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目录

特别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媒艺术媒介性功能的彰显/胡智锋 陈 寅

【内容提要】媒介性是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的突出特征。在媒介性之下,传媒艺术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层面分别体现出信息生产、社会动员和认同建构等功能。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传媒艺术的媒介性功能相较其常规艺术性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为疫情防控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地凝聚起社会共识,坚定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关词】传媒艺术;媒介性;信息生产;社会动员;认同建构

 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节特别节目情景报告《相信》


理论纵深 

■关注“元艺术”/李心峰

【内容提要】本文呼吁关注“元艺术”,认为不仅在艺术学中可以有元艺术学,在艺术创作领域,也有“元艺术”。其根本原因是元艺术学与元艺术背后共同的思维方式,即“元思维”。放眼人类艺术史,这种含有对于艺术本身自我指涉、自我反思即元艺术元素的作品,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它不限于后现代这一特殊语境,也不限于现代主义艺术。以艺术自身的方式进行自我指涉、自我反思是艺术的重要使命之一。以往对元艺术的关注多停留于显性的元艺术,但更需关注大量存在的隐性元艺术现象;以往的研究,更多留意画中画、戏中戏等,关注艺术中的相互影响作用,也要看到艺术的这种自我省思即元艺术的另一个重要指向,即艺术要想真正具有不同凡响的创造性,还要对过往陈腐的艺术传统予以反省、批判,寻找、创造新的艺术语言、艺术呈现方式;以往的研究,多留意各艺术类别内部的自我指涉,如元绘画等,但还需留意艺术世界中大量存在的跨门类指涉或以个别门类艺术指涉整个艺术等复杂的元艺术现象。

【关键词】元艺术;元思维;显性与隐性;两种指向;跨门类指涉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杨弋枢

【内容提要】元电影既指具有元叙事特征的影片,也指广泛的文本关系。元电影作为文体自我反思、作为艺术实验、作为文本交织关系、作为对资本主义文化机制的批判性反思,需要内置于20世纪现代艺术与人文思想运动背景理解。“元”,意味着自体反思,也意味着文本链接。元电影是一种电影思维,以电影自身为对象的解构和反思,也是电影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广泛的交织关系。电影面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世界),而元电影,面对人、影像与世界三者的关系(人—影像—世界)。

【关键词】元电影;文本;潜在影像;文本交织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张新科

【内容提要】所谓“元艺术”,就是关于艺术的艺术,它通过在艺术中展示艺术创作过程,或者对艺术家、艺术等进行评论而体现出艺术的自我意识。不同阶段元艺术中的自我意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前现代(传统)元艺术中自我意识是不自觉的,所体现出的元艺术性只是艺术家利用一些创作技巧而制造的审美效果,此外并无它求;现代主义元艺术中的自我意识是自觉的,这种自我意识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即艺术的自足独立性,艺术的目光只在艺术自身;后现代主义元艺术中的自我意识也是自觉的,但这种自我意识并不是为了追求艺术的自足独立性,而是有着更为深刻、复杂的特性,表面上它也是指向艺术自身的,但实际上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态度。后现代主义元艺术的出现既有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也与语言学转向、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具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元艺术;自我意识;后现代主义;元艺术学

 

观察与思考  

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坐标/张慧瑜

【内容提要】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主体状态和文化结构:一是传统中国、乡村中国;二是现代中国、城市中国;三是工业中国、工业乡村。这三种主体状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回应特定的时代命题。与西方欧美国家不同,中国有着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当下中国保留着两种文化遗产,第一种是上千年农耕社会的历史实践;第二种是百余年中国挣扎、蜕变的现代历史。只有充分辩证地把这样两种历史经验对象化,中国道路才具有真正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文化坐标;中国主体;中国经验

  

东吴大学音乐社团活动述评(1901—1952)/朱小屏 缪舒舒

【内容提要】东吴大学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创办的教会大学之一,在办学过程中对音乐生活非常重视。虽然东吴大学未专设音乐系科,但秉承教会学校一贯重视音乐教育的传统,组建了众多音乐社团,这些音乐社团通过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并在校园内外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东吴大学音乐社团活动材料进行挖掘与评述,指出在近代中国音乐发展中,大学音乐社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词】东吴大学;音乐社团;音乐活动

 

影像阅读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张智华 崔文龙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网络剧发展较快,部分优秀网络剧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网络剧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内核,致力于中华文化与美学的创新与发展,其传播影响着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从一个方面增强了文化自信与艺术感染力。这些网络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探索,有得有失,有成功,也有遗憾。

【关键词】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怪物”、寓言与后民族电影——奉俊昊电影的现实观照、历史溯源及启示意义/峻 冰 冯子倪

【内容提要】奉俊昊执导的《寄生虫》继2019年摘取戛纳金棕榈大奖后,又于2020年勇夺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原最佳外语片)四项大奖,创造了韩国后民族电影二十余年来的最好成绩,实现了韩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的历史性突破(在奥斯卡的历史上,亚洲电影第一次获最佳影片奖)。奉氏所有长故事片:《绑架门口狗》《杀人回忆》《汉江怪物》《母亲》《雪国列车》《玉子》《寄生虫》,虽类型各异,主题表达、叙事结构、镜头语言等亦难被简单地一致性概述,然其题材与视觉修辞则无不具有言此意彼的象征意味与启人深思的寓言性,几乎每部影片都有作为寓体的被奇观化影像加以象征性刻画的“怪物”。丰富的寓意与现实指涉体现出奉氏电影寓言尖锐的深刻性,但其始终以民间叙事视角对民族历史与现实进行的后现代性观照又没脱离导演所处的后民族电影语境。显然,此于中国当代电影创作亦大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奉俊昊;《寄生虫》;“怪物”;寓言;后民族电影 

▼电影《寄生虫》海报▼

 

《囧妈》动了谁的奶酪?——兼论数字创意时代我国电影院线的发展格局/向 勇

【内容提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中国春节甚至整个春季给各行各业和每个人都带来严峻考验。被视为传统院线电影的《妈》选择了网络视频平台的在线首播。这种行为挑战了2002年以来业已形成的传统院线的行业规则,遭到大部分院线企业的联合抵制。票房分账固定比例、影院窗口首映和院线电影大制片等所谓传统院线电影建构的行业规则,正受到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巨大冲击。数字创意时代电影院线发行的窗口期效应不再是线性时间的历时安排,而是网络效应的共时安排。电影企业运用“互联网+”策略,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平台,实现从传统的4P产品营销转向4P数字创意的平台运营。传统影院采用“影院+”策略,不断延伸服务价值链,提升服务品质,创造在场观影的沉浸式体验感。

【关键词】传统院线;网络院线;数字创意;发展格局

▼电影《囧妈》剧照▼

 

传承

拓本博古画:金石传拓与中国画的交汇/王汉辰

【内容提要】与书法家在拓片上题跋相比,画家在拓片上作画的情况较少,但清末民国时期的金石拓本博古画却是一例外。拓本博古画融金石、传拓、书画于一体,它是在清末民国金石学复兴的时代背景之下,由金石学家、拓工与画家互动合作而完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多元创作主体特征。在美术史上,由宋代博古图到清代拓本博古画的视觉形态嬗变,体现了博古题材图像由实用性到艺术性的文化转型。在近代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下,金石拓本博古画在上海地区的繁荣兴盛,则表现出了鲜明的大众世俗性文化特质。

【关词】金石拓本;博古画;互动合作;西画东渐;大众通俗

▼蒲华《钟鼎插花图》▼

  

从松年《颐园论画》看晚清画学之变/杨 宁

【内容提要】在美术史界,对于晚清时期中国画学的发展,一直存在一种误解。这种误解与对19世纪绘画发展的歪曲认识一样,认为其缺乏创造力,因袭元、明画学之论,沿袭清前期的面貌,侧重于笔墨技法与创作规律,局限于董其昌所开创的“南北宗论”而未脱离文人画体系,趋向于衰落。本文试图从一个不同的绘画史观来重新理解晚清的中国画学,因为在美术史研究领域,没有绝对的权威可言,较为合理的历史诠释可以消弭一些历史偏见。松年作为一个被历史所遮蔽的画论家,他的画学著作《颐园论画》,长久以来被尘封,未被系统解读。本文将从中锋与侧锋笔法的辩证关系、水法与笔墨的辩证关系,以及师古法与师造化之间的再平衡三个方面去研究《颐园论画》的价值,重新梳理清代画学的脉络。对松年《颐园论画》的探讨与分析,有助于理解晚清画学之变,亦有利于修正19世纪在绘画史上的定位。

【关键词】松年;《颐园论画》;笔法;水法;南北宗论;师造化

  

五代书法与中国书学的唐宋转型/刚祥云

【内容提要】唐宋之间是中国文化的变革期,也是中国书法从“尚法”向“尚意”转变的时期。若要完整理解这一艺术转变的动因和过程,五代是不可阙如的环节。从书法史看,五代十国书家峰起,除杨凝式外,郭忠恕、李鹗、王文秉、韦庄、李煜、徐铉、钱镠、钱俶以及僧人贯休、齐己、彦修、昙域、应之等均以书名世。其中,受禅宗思想影响,这一时代的书僧群体提出“心为书源”的理论,以杨凝式为代表的士人群体则自觉革新书风,为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做了前期准备。同时,杨凝式因书技上习得“二王颜柳”之髓,书道上诠释“书品即人品”的理想价值观,书境中融入禅机理趣,与宋人重视书品、人品以及欲“引禅入书”“论艺通禅”开启“尚意”新风的时代诉求高度契合,而备受宋书家的推崇。就此而言,五代既是唐宋书风之变的必要过渡,又是将两者联系为一个整体的节点。

【关键词】五代书法;唐宋转型;书僧;杨凝式

 

书评 

艺术考古学新论——评练春海《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江 澜

【内容提要】艺术考古作为在艺术史和考古学之后诞生的新兴学科,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性质,要求产生与之相应的系列研究方法和思考模式。学者练春海于近期出版的专著《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一书,就重在解决这一问题。作者不仅对时下众说纷纭的艺术考古的学科界定,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他还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精彩汉代艺术考古个案实例,去剖析若干具体问题,从而对此学科的研究方法显示出了一种较强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其论述中也时时闪烁着一些新见。此书可视为是作者艺术考古研究的自我阶段性总结,对现阶段的艺术考古学术研究具有启发性和拓展意义。

【关词】艺术考古;观念与方法;跨学科性质;学术意义

 

成果展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评论人才培养项目 

传统与创新的交织——民族歌剧《英·雄》评析/李 妍

【内容提要】本文立足于四幕歌剧《英·雄》这一创作本体,围绕戏剧结构与人物关系、音乐创作以及艺术意蕴等方面进行剖析,深度挖掘作品创作特征,着重分析其创新式的传记体结构特征以及融地域性音乐语言与西方剧形式于一体的创作思维,对作品的传统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刻阐述,以期对国内歌剧的创作与发展提供启示。

【关词】歌剧;《英·雄》;传记体;音乐创作;艺术意蕴;传统与创新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徐明翔

【内容提要】昆剧新编戏《顾炎武》由四折独立的短剧架构起整部剧情,敷演明末大儒顾炎武的生平事迹,戏剧性较强。思想内容上,该剧响应时代号召,借戏曲传播民族精神,体现了戏曲的教育功用;曲体运用上,该剧灵活运用杂剧体制,突破传统杂剧的一脚主唱模式,对唱、合唱多种形式并用,但在体制的细节处理上,还需结合剧情进一步打磨改进;舞台搬演上,该剧的演出汇集了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山当代昆剧院的众多实力派演员,演出本色当行,尽显昆剧写意之美;舞台设计上,该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辅助演员呈现剧情,舞台效果好,但尚未摆脱当下传统戏曲舞台设计过实的弊病。舞台呈现过于写实,不利于演员做功的呈现,但从观众的反响来看,这并不影响观众对该剧的肯定。

【关词】昆剧新编戏;《顾炎武》;传统文化;舞台设计

  

人民作家柳青的精神形象——评话剧《柳青》/陈 杰

【内容提要】本文从戏剧情境和现实主义美学两个角度对话剧《柳青》的艺术特色及舞台呈现进行分析,在分析戏剧境时,主要对剧中的戏剧事件、人物关系进行了论述;在现实主义美学的舞台呈现中,主要对演员表演、舞台布景、动作细节进行了分析。话剧《柳青》通过戏剧情境的构建和现实主义美学的舞台表达塑造了作家柳青坚实、丰满的精神形象。

【关词】戏剧情境;人物关系;精神形象;现实主义美学


《艺术评论》2020年第3期

封二 

牛克诚艺术作品《向春天》


封三  

阴澍雨国画作品

《露华》

《独立落花》

封底

冯伟寿山石雕作品《风调雨顺》


延伸阅读

《艺术评论》2020年第1期目录

《艺术评论》2020年第2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